茅山学堂magnet国语剧情介绍:
明末清初 八大山人 花鸟虫鱼册
打个比方,有些画家一味艳羡那些大师名作中“拙”的意趣,心中暗想:不就是“拙”嘛,这有什么难的,我可以画得比他们更“拙”。揣着这样的念头,很可能已把学习给耽误了。
“拙”,乃“既雕既琢,复归于朴”后的“果位”,而非“学力未到,心手相违”时的洋相。
装傻充愣不是“拙”。
能“微妙”乎?
一
东晋时的“神仙理论”家葛洪也曾客串过文艺理论,他在《抱朴子·尚博》中说了这样一句话:“德行为有事,优劣易见;文章微妙,其体难识。夫易见者,粗也;难识者,精也。夫唯粗也,故铨衡有定焉;夫唯精也,故品藻难一焉。”
很显然,“微妙”,是艺术到了高境界的一个重要特征。
对于一件艺术作品来说,怎样才够得上“微妙”呢?按照葛洪的观点,“微妙”者必定“难识”,也就是俗话说的“看不透”“看不到底”。
西方古典绘画里让人“看不透”的,《蒙娜丽莎》应该算最有名的一幅。傅雷先生对此描述道:“……谜样的微笑,其实即因为它能给予我们以最缥缈、最‘恍惚’、最捉摸不定的境界之故。在这一点上,达·芬奇的艺术可说和东方艺术的精神相契了。例如中国的诗与画,都具有‘无穷’与‘不定’两元素,让读者的心神获得一自由体会、自由领略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