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莓的拉丁学名最早是英国植物学家亨利·克雷克·安德鲁斯(Henry Crick Andrews)于1807年描述为“Fragaria indica” 1811年,英国植物学家詹姆斯·爱德华·史密斯(James Edward Smith)发表了蛇莓属(Duchesnea)的拉丁文,并且他为蛇莓起了一个不太合理的物种拉丁学名“Duchesnea fragiformis” 直到1888年,德国植物学家维尔汉姆·奥尔伯斯·福克(Wilhelm Olbers Focke)对蛇莓的学名进行修订和重新分类,才将其正式命名为“Duchesnea indica” 在中国,蛇莓最早在西汉史学家刘向所著的《别录》中有所记载:“主胸腹大热不止”,后其在《本草会编》中被称为“地莓” 在《纲目》中引用《日用本草》记载:“蚕老时熟红于地,其中空者为蚕莓,中实极红者为蛇残莓,人不啖之,恐有蛇残也”,蛇莓一名由此得之 蛇莓因其果实形态与草莓类似,所以最初被分在草莓属(Fragaria)中,随着对蛇莓的深入研究,有学者认为蛇莓除了果实形态与草莓类似外,其他特征都与委陵菜属(Potentilla)的植物较为类似,因此将蛇莓从草莓属(Fragaria)中摘除,放在委陵菜属(Potentilla)内 而后续的研究发现,蛇莓置于委陵菜属(Potentilla)缺乏说服力,因此将蛇莓属(Duchesnea)独立为一个属,将蛇莓归类于此属中 蛇莓为多年生草本植物 根茎短,粗壮;匍匐茎多数,长30-100厘米,有柔毛 小叶片倒卵形至菱状长圆形,长2-3 5(-5)厘米,宽1-3厘米,先端圆钝,边缘有钝锯齿,两面皆有柔毛,或上面无毛,具小叶柄;叶柄长1-5厘米,有柔毛;托叶窄卵形至宽披针形,长5-8毫米 蛇莓的茎和叶蛇莓的茎和叶花单生于叶腋;直径1 5-2 5厘米;花梗长3-6厘米,有柔毛;萼片卵形,长4-6毫米,先端锐尖,外面有散生柔毛;副萼片倒卵形,长5-8毫米,比萼片长,先端常具3-5锯齿;花瓣倒卵形,长5-10毫米,黄色,先端圆钝;雄蕊20-30;心皮多数,离生;花托在果期膨大,海绵质,鲜红色,有光泽,直径10-20毫米,外面有长柔毛 蛇莓的花蛇莓的花瘦果卵形,长约1 5毫米,光滑或具不显明突起,鲜时有光泽 蛇莓的果蛇莓的果蛇莓原产于中国,分布从阿富汗东达日本,南达印度、印度尼西亚,在欧洲及美洲均有记录 在中国,其产辽宁以南各省区,在华北、华东、中南、西南等地区广泛分布 蛇莓常生于海拔1800米以下的山坡、河岸、草地及潮湿的地区 蛇莓的适应性广,抗性强,对环境和土壤要求不严格,沙质土、黄泥土、腐殖土中均能成活 其喜阴、半阳或偏阴的生活环境,强光下长势差,耐贫瘠、耐旱、耐寒,在中国北方地区可露地越冬 花期6-8月,果期8-10月 蛇莓在最热或最冷月,生长非常缓慢,甚至停止生长 而温凉的晚春、秋季和初冬,则是其快速生长期,也是花繁果盛季节 蛇莓的匍匐茎枝每叶腋都能开花结实,开花结实的顺序从基部开始,随茎枝的延长,花依序开放,为无限花序 蛇莓是一种既有有性繁殖又能营养繁殖克隆的植物 营养繁殖蛇莓的营养繁殖是通过产生较长的地上匍匍茎表现出克隆繁殖习性,即当实生苗生长一 定时间后,其节间极度缩短的直立茎节上的一个或多个侧芽开始形成匍匐茎;匍匐茎在横向生长一段时间后,其顶芽转向上形成间极度缩短的直立茎,直立茎基部产生不定根,从而形成分株,分株断裂后形成一个新的独立个体 种子繁殖蛇莓还可以通过产生种子来进行有性繁殖,进一步萌发成实生苗 蛇莓是一种典型的游击型克隆植物,能够快速形成单一基因型的大种群,同时该物种还具有较强的花展示,即能通过产生花蜜来吸引传粉者,以增强有性生殖,其红色聚花果可吸引鸟类取食并通过排泄散步其可萌发种子 播种繁殖蛇莓的种子直播繁殖速度较慢,宜采用秋季室内盆播,以春季进行栽植,这种繁殖方式出芽率通常低于10% 分株繁殖蛇莓无性繁殖能力强,分株繁殖效果好 人工建植草坪,宜采用分株繁殖,春夏为宜,取适当长度的茎段,栽植时需保证一定栽植深度,过浅易倒伏,过深会影响根系吸水,用覆土将根系盖住、压实,并施少量尿素肥,浇透水 移植后一周内需注意保持土壤湿润,拔除杂草 蛇莓的栽培地选择一般要求疏松平整、排水良好的阴湿地块,如河边的护坡、成片的树林下、树池中,其在移栽时行距不能小于10cm,行距过小会影响植株生长,行距也不能大于30cm,过大的行距会使得地面覆盖度降低,出现裸露黄土,达不到绿化目的 蛇莓抗性较强,管理简单,养护成本低 一般人工栽植时全年需浇水3-4次,早春浇水可使草坪提早返青,旱季补充水1-2次,使草坪生长更为茂盛,景观效果更佳,入冬前最好再浇一次冻水 雨季需及时排水,防止因植株生长过旺,造成通风性差,引起植株腐烂,影响景观效果 蛇莓适应性广,全年无需施肥可正常生长,若在早春施氮肥可使其提早开花、 结果,以营造良好的景观效果 野生蛇莓具有抗虫、抗病的特点,但是当人工栽培行距小于10cm时、高热高湿、通风效果不佳时,会染上锈病,一般采用三唑酮可施粉剂稀释喷洒即可 草坪间可见婆婆钠、碎米荠或一些菊科的杂草,移栽前喷洒氟乐灵,以防杂草丛生 蛇莓种下存在一变种小叶蛇莓(Duchesnea indicea (Andr ) Focke var microphylla Yu et Ku),其产于中国西藏地区,常生于海拔2550-3100米的水沟边或村边,其与原种主要区别在于叶片较小,连叶柄长2-3厘米;小叶片长不超过1厘米,下面和叶柄密被长柔毛;花梗短,长5-15毫米,密被长柔毛;花小,直径不超过1厘米 小叶蛇莓小叶蛇莓蛇莓与同属植物皱果蛇莓形态相似,二者具体区别如下:物种名蛇莓皱果蛇莓拉丁名Duchesnea indicaDuchesnea chrysantha叶小叶片倒卵形至菱状长圆形,边缘有钝锯齿,两面皆有柔毛,或上面无毛,具小叶柄;托叶窄卵形至宽披针形小叶片菱形、倒卵形或卵形,基部楔形,边缘有钝或锐锯齿,近基部全缘,上面近无毛,下面疏生长柔毛,托叶披针形花花梗长2-3厘米;副萼片三角状倒卵形,花托在果期粉红色,无光泽花梗长3-6厘米;副萼片倒卵形,花托在果期膨大,海绵质,鲜红色,有光泽果果实红色,具多数显明皱纹,无光泽果实光滑或具不显明突起,鲜时有光泽图片蛇莓的果蛇莓的果皱果蛇莓的果皱果蛇莓的果蛇莓的果实形似草莓,故有“野草莓”之称,二者主要区别如下:物种名蛇莓草莓拉丁名Duchesnea indicaFragaria × ananassa花黄色白色萼片副萼片较萼片长副萼片比主萼片短果瘦果光滑或具不显明突起,鲜时有光泽聚合果大,紧贴于果实;瘦果尖卵形,光滑图片蛇莓的花蛇莓的花草莓的花草莓的花蛇莓是一种营养价值丰富的野果,其维生素C含量高,但总酸、糖酸、还原糖和总糖的含量较低,导致蛇莓的甜度偏低、口感偏差 蛇莓叶和叶柄柔软,是牛、羊的好饲草,鹅也食其嫩叶和果实 是一种中等牧草 从化学成分看,其粗蛋白质含量中等,脂肪和无氮浸出物含量比较高;其粗纤维含量却比较低,在杂类草中,是比较好的牧草 蛇莓草群低矮,竞争力强,绿草期、花期长,叶花、果均有观赏价值,是很好的草坪植物,宜在疏林下、建筑物的遮荫地方建设草坪 蛇莓的全草及根部皆可入药 其全草为中药材蛇莓的来源,药味甘、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功效,主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疮、痢疾、黄疸、吐血、痄腮、痈肿疗疖、瘰疬、跌打肿痛、烫火伤;其根为中药材蛇莓根的来源,药味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的功效,主治小儿高热惊风、目赤红肿、痄腮、牙龈肿痛、咽喉肿痛、热毒疮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