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卷《泥洹》,先至京都,生剖析经理,洞入幽微,乃说一阐提人皆得成佛。一阐提,乃以贪欲为唯一鹄的之人。于时大本未传,昙无識译大般涅槃经四十卷在后,此时尚未出,故曰“大本为传”。孤明先发,独见忤众。六卷本并无一阐提成佛之说。且曰:“如一阐提懈怠懒惰,尸卧终日,言当成佛,无有是处。”又曰:“彼一阐提于如来性所以永绝。”于是旧学以为邪说,讥愤滋甚。遂显大众,摈而遣之。于众僧众中受驱逐罪。生于大众中正容誓曰:“若我所说反于经义,请于现身即表疠疾。若于实相不相违背,愿舍寿时据狮子座。”言竟,拂衣而游。后《涅槃》大本至于南京,果称阐提悉有佛性,与前所说,合若符契。
此一故事,实于中国佛教史上,有甚深甚大之影响。生公在当时,敢于提出对经义显然恰相违反之意见,此即如谢灵运所指,乃一种“明理”与“受教”之争,亦即生公所剖析,乃一种“信”与“悟”之争。“信”依外面教言,“悟”则本诸自心知见。何以自心知见敢于公然违抗外面众所信奉之教,则以所悟是“理”,“理必无二,理则常一”。此八字见生公法华疏。理既不分,“悟亦冥符”。此四字见涅槃集解引生公序文。能悟者是“心”,此能悟之心即是“佛性”。